2016 走出生命的幽谷──從《候鳥來的季節》到《心靈時鐘》 Out of the Valley of Life:From 《Stit》 to 《Packages from Daddy》

  • 2016-05-02
  • SystemAdmin

完整演講紀錄

活動主題: 2016 亞大藝文季 與春天有約 2016 AU Arts Festival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走出生命的幽谷──從《候鳥來的季節》到《心靈時鐘》 Out of the Valley of Life:From 《Stit》 to 《Packages from Daddy》

活動日期2016/04/21(四) 13:10-15:00

主講員蔡銀娟/導演 TSAI,YIN-CHUAN /DIRECTOR

活動地點A101 通識教育中心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走出生命的幽谷──從《候鳥來的季節》到《心靈時鐘》 Out of the Valley of Life:From 《Stit》 to 《Packages from Daddy》

 

《候鳥來的季節》導演蔡銀娟到亞洲大學演講!---

蔡銀娟: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試著解決並放下,走出生命的幽谷!

圖說:知名導演蔡銀娟到亞洲大學演講。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藝文季.與春天有約之「文學的亞大」邀請知名導演蔡銀娟演講,蔡銀娟導演說,青春有兩種,一種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熱血,另外一種是活在巨大陰影之下的青春,倘若面對生命中的兩難,就像《唐山大地震》中的兩難,你該如何抉擇?《候鳥來的季節》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她勉勵亞大同學:面對生命中的困境,試著解決並放下,走出生命的幽谷!

蔡導演從自己的家庭與生命經驗談起,「為什麼要以候鳥來當作本片的主題?」她說, 候鳥為了好的氣候環境,每年都會南飛,有的候鳥時節一到就會北返,而有的候鳥就乾脆定居,但無論是飛往哪方,心永遠繫著故鄉,這就是該片的中心價值。在電影中透過主角的選擇更是對比出了台灣城鄉差距的問題反映出許多的社會議題,此一影片,從2012年9月上映,雖然已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但還是可以和家人一同觀賞,更顯得家人可貴,要珍惜當下。

蔡導演談到她在拍片時的甘苦,尤其是在《候鳥來的季節》中,有動物的參與,會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如何掌握演員及現場氣氛(包含動物、道具、燈光等等)的情緒,是一個導演很大的考驗。

蔡導演分享自己拍片的過程中,形容自己是走出生命幽谷的旅程,她表示,除了透過影片帶給觀眾一份關愛的訊息,有時候在片子的呈現是跟自己的一個和解,影片是傳達自己想給予觀眾的一份愛的感受,也是自己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如何選擇工作人員?」外文系陳彥君同學提問,蔡導演答說,自己並未設限,可以多用一些不同的演員增加自己戲劇上的視野。資傳系王方君同學提問如何行銷電影?蔡導演也說可以用不同的傳銷媒體,比如說是公車的車體贊助,增加影片的曝光度,甚至喜劇類也可以用電視、燈箱之類的廣告來行銷電影。

此外,還有同學詢問:「導演的拍攝動機?」蔡導演答說,父親是雲林人,常常陪伴回返故鄉,勘景過程,因為地層下陷產生的種種現象,藉由劇情和影像,一併呈現當地的地景,同時表達關懷本土的心意。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蔡銀娟導演,英國Kent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插畫碩士。曾任繪本作家、電視電影製作人。現任導演、編劇。歷年來多次獲優良劇本獎、第二部作品《心靈時鐘》即將在年底上映。

圖說:蔡銀娟導演(中立者)與通識中心黃淑貞主任(左)、陳正平老師(右)合影

(以上新聞轉自http://www.asia.edu.tw/news1_detail.php?no=17733)